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浙江  >> 查看详情

浙江“地瓜”,成长天地正拓宽

2023-05-16 17:07:58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6158次)

义乌市聚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镜钱最近接到一个大单: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一名非洲客户一口气购买了35台空气压缩机。全球生意从线上来,这对浙江外贸人来说已是常态。

与20年前相比,“地瓜经济”正以更多方式共建共享全球化“光合作用”的红利。除了跨境电商这样的贸易“新品种”,各式展会新平台持续厚植“地瓜”生长的土壤,触达世界的新通道不断打开。

以浙江为起点,“地瓜经济”的藤蔓虚实并进,一路延伸开去,在全球市场织起一张更密集的新型贸易网。有来有往,诠释着浙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而来往的密度、频次和延展范围,则是浙产“地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积蓄起的更强竞争力。

如今,浙产“地瓜”勇闯天涯,而天涯近在咫尺。

寻找新曲线

数字化藤蔓加速生长

韩国正刮起一股“海淘中国”风。相较本土电商平台Gmarket和Coupang,中国丰富的产品供给力、极致性价比和物流效率,让韩国消费者“用脚投票”,把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送上了购物类APP下载榜首。

户外野营桌、大型帐篷和自助烧烤架,是浙江户外品牌探险者在韩国卖得最好的几个品类。企业去年入驻速卖通拓展韩国市场,目前店铺日销售额在3000至4000美元,大促时能超过1万美元。

(客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选购。)

“我们很多产品都是针对亚洲市场研发的。国内跨境平台的运营人员在新品测试、行业趋势分析上跟我们的互动沟通也更频繁。”探险者跨境业务负责人说,他们把产品备货在速卖通的威海仓,韩国消费者下单后,最快3天就能收到。

要在广袤的全球市场找到下一条增长曲线,跨境电商无疑是最快的通路。习惯“走出去”的浙江人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近5年,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8倍,其中出口增长41.6倍。

更重要的是,数字化赋予外贸更强的回弹韧性。今年1至2月,浙江跨境电商逆势增长73.2%,拉动浙江出口增长1.6个百分点。

从全国范围看,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二。“走出去”,意味着新市场、新消费人群、新增量。而要赢得市场,快速迭代升级的优质产业链,是浙江经济最大的底气。

前段时间,“中国童装之都”、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迎来了Temu童装类目的招商团队。这里聚集了超过1.4万家童装企业,商家不光擅长制造“爆款”,更新还很快:一个新品季能上新500至1000个新款。

不过,织里童装一直以来销售以中国市场为主,内销占比约九成。其产业带长板在冬装的特点,也让当地市场的旺季集中在8月至12月。

这让“出海”更具想象力:去年在北美地区上线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近期正式登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如果能乘上跨境电商这艘快艇,并在澳洲市场打开销路,就意味着全年都是旺季。

有“出海四小龙”之称的速卖通、SHEIN、Temu、TikTok,以平台建设加速牵引“地瓜经济”藤蔓生长。

速卖通面向海外消费者推出Choice服务:3至5日配送、包邮、免运费退货……这些中国电商沉淀出的经验,如今输出到海外,首批覆盖包括西班牙、法国、美国、韩国等重点市场在内的55个国家。“体验升级、需求供给,这是中国制造和跨境平台面向全球市场正形成的综合竞争力。”速卖通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持续发展的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对外贸易和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设立中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杭州,截至去年跨境电商出口总额已达1008亿元,跨境电商卖家数超10万家。基于这样的生态基础,3月底,亚马逊全球开店把全球首个综合性卖家培训中心落在杭州。

“世界超市”义乌,也在加速长出数字化外贸新能力。前不久,义乌久昌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毕付侠接到孟加拉国客户的订单邮件,业务员在中国小商品城chinagoods线上平台“采购宝”里发布询单信息,不出两日就完成了交易。

“采购宝”不光能撮合订单,应用场景还贯穿采购、验货、装柜出货、智能报关等整个出口链条。在此基础上,义乌打通了8个部门的19个业务系统,推出义乌小商品城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全球新贸易形势下,义乌要迭代放大优势,建立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新链接,缩小时空界限。”义乌商城集团总经理王栋说。

做大朋友圈

从浙江推开世界之窗

4月15日,第133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约6000家浙企参展。这个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已是浙江企业与全球采购商互相了解进行洽谈的重要窗口。而这样的窗口,正变得越来越多。

5月,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将在宁波如期而至。这是中国唯一面向中东欧的国家级展会,旨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发展。“万亿外贸之城”宁波联手全国各地,和中东欧伙伴建起开放型的世界级“朋友圈”。

从宁波推开的这扇窗,见证了展会宽度、广度的不断突破。

(图为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捷克欧若拉水晶亚洲地区销售总经理徐学群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老朋友,2015年宁波举办中东欧特色商品展时,他们就入驻宁波市进口商品交易中心,自此扎根宁波,年年不缺席。

年年有鱼水晶套皮茶具、三色水晶玻璃功夫茶具、彩虹系列水晶吊灯……如今,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欧若拉水晶展馆里,藏有不少文化交融的新产品。向产业链上游进军,走向订制模式,让徐学群有信心把生意拓展到全球更大的市场。

中国希望看到世界,世界也同样希望叩响中国市场的大门。塞尔维亚工商会中国代表处主任耶琳娜·斯特凡诺维奇说,塞尔维亚企业有机会组团敲开中国市场大门,最早正是源于2014年由宁波承办的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主动扩大进口的中国,将经济的大海与世界相连,成为全球消费市场最具活力的引擎。从2018年中国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来,耶琳娜·斯特凡诺维奇已连续5年参与,两国不断激发双边经贸合作潜力,在中国搭建的新发展平台上共享开放机遇。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过去三年,世界的连接曾一度受阻。“性格外向”的浙江主动出击,在去年12月率先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在逐步复苏的海外各行业的顶尖展会上,都能看到浙江企业的身影。

具象的订单与客户背后是敞开的世界之门,更蕴藏着浙江企业重新洞察世界、思考未来发展机会的长远谋划。

风起云涌的贸易江湖里,去年增加了一位“新成员”:数贸会。在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之后,这个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全球性专业博览会,把首届放在浙江杭州。这个连接线上线下、动力澎湃的新市场,一个制度供给、规则兼容性更好的全球贸易市场格局,引人遐想。

开辟新航路

触达世界有了更多选项

抢抓机遇的义乌人奋力开辟新路线,以更快一步的动作,让浙江的“地瓜”更快地触达世界。

新通道的选项不断丰富——

3月底,义乌对俄公铁联运邮路恢复运行。不同于传统中欧班列全程铁路运邮模式,“义乌—叶卡捷琳堡”公铁联运运邮模式的中国段采用公路运输,邮件经满洲里交换站运输出境后,再换装火车运往叶卡捷琳堡。

根据测算,新模式下,综合运价与海运相当,运输成本较航空运输节约50%,运输时间比全程铁路运输缩短近10天,比海运缩短近15天。

在铁路、航空、海洋等运输方式外,义乌开辟了“第四通道”——中欧卡航。3月底,卡航成功开辟了通往欧洲的陆路货运新线路:义乌—莫斯科。

这条新通路目前已开行10车。得益于我国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经备案的国际卡车从始发国到目的国,过境国家海关原则上不查验、不开箱,跨国跨洲运输效率更高。

新通路,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4月23日,“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中亚五国)十周年纪念号发车,这是义乌与中亚五国间开行的第2024列。数据显示,2022年,通过该班列的中亚五国进出口额比2013年增长了17倍。

(4月23日,“义乌-中亚五国10周年纪念号”中欧班列从浙江义乌发车。)

义乌平台上,“义新欧”中欧班列已运行线路19条,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通达160个城市,服务网络遍布亚欧全境,目前已实现一般贸易、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国际中转集拼等多种贸易方式和业态全覆盖。

东南亚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机遇市场。继越南之后,义乌开出首趟“义新欧”中老铁路(义乌—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接下去还将谋划泛亚铁路或海铁联运联通泰国、柬埔寨、老挝、新加坡等国家,逐步嵌入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当“赶海”有了更多新选择,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忙着冲破天花板:吞吐量大并不天然代表港口含金量高,由大到强,宁波舟山港亟须破解“大港小航”等困局,聚焦航运资源、提升国际话语权。

目前,宁波舟山港联系全球的近300条航线中,“一带一路”航线共计122条,占比近半。去年6月,浙江省海港集团首个海外项目——在迪拜投资建设的“一带一路”迪拜站项目正式落地。迪拜站位于中东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杰贝阿里自贸区内,毗邻中东地区最大的国际中转港杰贝阿里港。

“有了这个枢纽节点,宁波舟山港就可以把自己的港口优势与海外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叠加,大力开发国际中转集拼、全程物流等物流业务,进一步增强海外网点的揽货能力。”浙江省海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迪拜站项目组成员已与迪拜环球港务集团达成合作,开展了首单业务。

在世界市场找寻阳光雨露,勇闯天涯的浙产“地瓜”一路前行、一路进击。(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