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泉州  >> 查看详情

开局之年 力争上游 ——泉州上半年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回眸

2023-07-26 23:40:30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3545次)

泉州市成立中心市区城建总指挥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指挥部、泉州市石化产业指挥部。其中,环泉州湾中心城区,古城将擦亮世遗金名片,新城将集聚高品质现代服务业。(张九强 摄)

盛夏时节,泉州又“火”了一把。近日,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发布2023中国地级市品牌评价综合影响力指数,泉州领跑福建全省、跻身全国第六,成为彰显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优秀范例。

不久前举行的首届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上,400余位国内外知名纪录片制作人、导演、专家学者齐聚泉州,许多“大咖”对这座城市一见倾心,赞叹这里是“海洋历史纪录片的富矿”。

“面子”有光,“里子”同样火热。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中,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通过视频直播向全国展示建设进展和工作亮点,俨然成为福建的“明星”水利工程。不久的2026年,一座库容达5.44亿立方米的水库将屹立在晋江西溪之上。

这是泉州“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生动剪影。壮阔征程看开局,中流击水看起势。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泉州这座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在集智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中,掀起了激情燃烧、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热潮。 □本报记者 陈林森

深学争优

学先进赶一流驰骋海内外

唯有深学,方能笃行。今年,市委、市政府将政治理论学习和各类业务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请进来”教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屡屡以视频形式召开学习会,将学习范围扩大到各县域党员干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唐杰、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特聘教授周曦民、厦门海辰储能首席技术代表潘纬韬等纷纷受邀开讲,带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圳创新增长与公共政策》《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发展》 《锂电储能的生态和未来》等一堂堂生动的讲座,既富含理论高度,又亮出政策范本,更点明产业赛道,让广大干部“解了惑”也“解了渴”。浓厚的学习氛围自上而下贯通,透过“泉”民开讲、华大讲堂、东海干部学堂等平台,超50场专题培训、超100期专题班让更多干部群众在线上线下倾听到一大批具有实战经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并转化为更好推进各领域工作的“硬招实招”。

“走出去”求学——2月下旬,泉州市党政考察团奔走深圳,利用短短三天时间走访了每年营收10%投入研发的医疗器械商迈瑞、坚守“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比亚迪、致力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华为、IPO融资额位列全球第二的深交所、打造全球顶级投资集团的深创投、彰显“共生、共建、共想”理念的深圳城市规划展、创新“工业上楼”的南山红花岭基地、“既做房东也做股东”的星河WORLD园区、引领文旅融合的华侨城等一众企业园区,收获满满。半年来,学一流、赶一流的脚步不停,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率队纷纷南下“粤港澳”、北上“长三角”、西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内联“省内兄弟市”、外访“东南亚、日韩与欧美”,在与领跑者、顶尖者对标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向先进看齐,铆足干劲追赶。

敢为争先 

勇担当挑大梁竞相走前列

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以“争”的意识、“拼”的姿态、“抢”的劲头投身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泉州昂首阔步。

民营经济“敢为人先”——正月初六,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现场签约总投资1782亿元的40个重大项目,发布“1+1+N”惠企政策,并成立国内地级市首家“公办民营”的民营经济研究院。时隔半月,以“携手500强企业、践行二十大精神”为主题,泉州市、县两级政府与38家500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开先河。4月下旬,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每年的11月1日被设定为“泉州企业家日”,整座城市将以最高礼遇致敬企业家群体。

营商环境“捷足先登”——以入选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新起点,3月底召开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深化“一号改革工程”,发布实施年度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八大专项行动,捧出“泉心泉意”服务企业若干举措,聘任一批营商环境监督员,授牌13个县域诚信促进会,让总量持续领跑全省的超140万户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6月下旬举行的首届“泉州人才节”,产学研金对接峰会、青年人才专场研学、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精彩纷呈,泉州高技能人才政策、泉州市创业天使直投基金、全球招贤令唱响“泉城似锦 邀您来创”强音,成就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更多创新之举先行先试:市县领导干部常态化落实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制度,市县累计调度上千场次、协调解决逾3000个事项;《关于促进政商关系亲清统一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八条措施(试行)》出台,让干部卸下包袱,敢于为企业“排雷”“站台”;全省首创的政务服务“轻骑兵”“大篷车”直插企业、园区、项目一线,完成“模拟审批”项目上百个、平均可提速2—3个月;政企“早午晚餐会”、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局长走流程走基层、万名干部进万企等活动深入开展,实现1.1万家重点企业上门全覆盖。

聚侨引侨“先声夺人”——今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市领导身先士卒,市委书记张毅恭率泉州市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拜访了众多著名泉籍侨领、华商,与当地泉属会馆、社团代表欢聚一堂,诚邀乡亲们回泉考察投资环境。市长蔡战胜率经贸代表团在香港与香港泉州市社团联合总会座谈,邀约旅港乡亲多多推介家乡,参与建设家乡。6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泉州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上,近千名侨商泉商不远千里归来,说家乡话、听家乡曲、看家乡戏、赏家乡景、品家乡菜,签约落地近1200亿元投资,“借船出海”一系列国潮泉州优品,倾尽了对家乡的一腔赤诚。

实干争效 

拼经济抓发展打开新天地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泉州大拼经济、大抓发展有“速”更有“数”。

锻造三大“增长极”——6月2日,泉州市中心市区城建总指挥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指挥部、泉州市石化产业指挥部正式成立。三大区域未来可期:环泉州湾中心城区,古城将擦亮世遗金名片,新城将集聚高品质现代服务业;环围头湾南翼区域,将成为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端创新要素的高地,其中“中国核医学谷”首个启动项目率先开建;环湄洲湾北翼区域,将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其中一墙之隔的国亨化学和天辰化工项目均有望于三季度试产。

牵牢招商“牛鼻子”——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战略性先导工程,既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将增资扩产项目视同招商项目,同等享受招商政策;又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面展开专业招商、大员招商、基金招商、乡贤招商、全民招商。市招商办还牵头梳理形成《泉州市产业链图谱》,精准实施产业链招商。随着“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的深入实施,今年前六个月全市已累计签约正式合同项目1168个、总投资6587.62亿元,超时序进度完成半年招商目标任务。

筑好空间“凤凰巢”——牢牢把握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机遇,今年全市力争推动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约2万亩,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约113万亩,盘活围填海历史遗留用地约3000亩,同时拎出了鼓励工业用地提容增效、“工业上楼”建设高层厂房、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支持多主体参与开发等政策“干货”,最大限度提升亩均效益。更多高品质空间在“百个”园区项目、撬动“千亿”逆周期投资、推动“万亩”用地改造的“百千万”园区建设格局中照进现实。截至5月底,全市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已完成投资211亿元、占年度计划55.7%,园区正式签约项目794个、对外招商厂房面积完成招商73.1%,提前实现“双过半”目标。

刷新文旅“热力值”——“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火出圈,首届中国电影编剧周、海丝文学周、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等高规格活动纷纷在泉州揭幕,众多业界名家“论道刺桐”。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全市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人数275.94万人次,同比增长53.8%,实现旅游收入20.43亿元,同比增长135.1%;“五一”期间共接待旅游人数305.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0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42.9%、121.3%。在央视联合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推出的美好生活大调查中,泉州与广州、西安等一道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进入开局之年下半程,勇当全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泉州正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力争上游!